博世中国大换血,“追赶”自动驾驶|钛度车库

  • 2023-08-10 10:36:44
  • 来源:钛媒体APP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博世中国即将迎来一轮高层变动。

根据博世官方消息,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将于2024年1月1日卸任退休,现任博世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将接替出任博世中国区总裁。


(相关资料图)

伴随管理层调整还有博世针对即将重组的“智能交通业务”的人事任命:王伟良将出任博世智能交通业务中国区董事会总裁,同时继续兼任博世动力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博世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和博世汽车系统公司总经理。

另外,张颖将负责博世智能交通业务在中国的销售和客户服务,兼任车辆运动智控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Stephan Lampel将负责博世智能交通业务在中国的商务事务,兼任汽车电子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和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无论是前段时间的全球业务大调整,还是现在的中国区高层更新迭代,博世变化的背后是整个行业的趋势:随着智能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Tier1不得不面对原有商业模式被冲击的巨大挑战。

面对时代的变局,即使强悍如博世也感知到了残酷,开始了“刀刃向内”。

徐大全接棒陈玉东

即将退休的陈玉东是第一代汽车海归。

在加入博世之前,陈玉东曾在另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德尔福工作过将近10年,先后干过工程技术、业务发展、企业管理等多个岗位,积累了大量的汽车业务及技术国产化经验。

1984年,博世跟随大众入华,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开始了本土化生产。但入华之初,博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非常低调,直到2005年,依靠博世ESP到处都是的“科技成就生活之美”广告,博世在中国开始变得耳熟能详。而这次广告投放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博世加快本土化进程的一个信号。

因此,具有国产化经验的陈玉东在2007年被博世招致麾下,担任汽油机系统部高级副总裁,主管中国区的业务发展。2008年,陈玉东从德国总部学习归来后,成为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负责博世汽车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业务。2011年,陈玉东接替澳籍华人彭德园正式担任博世中国区总裁。

在博世工作13年,陈玉东的贡献可以从一组数字直观感受到:2010年博世中国销售额为373亿元,而在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变为了1321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

而继任者徐大全与陈玉东也有不少共同点,比如都是车圈第一代海归,同是“技术流”高管,也曾入职过德尔福。

1985年,徐大全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后赴日本留学,1992年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得了生产科学和技术博士学位,并于当年起在通用汽车日本东京技术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

1999年徐大全加入德尔福美国公司后,于2005年被派驻上海,历任德尔福中国工程部经理、质量部总监、合资公司总经理、事业部中国区总裁等多个职务。2010年9月,徐大全正式出任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开始全面负责博世汽车在中国的业务。

此外,陈玉东在博世的贡献除了帮助博世完全融入中国本土市场,让多项技术和产品能在中国研发和生产,一个更为被关注的就是带领博世中国汽车业务顺应潮流,从传统燃油车业务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而徐大全在智能化部分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8年,博世曾成立过一个新汽车事业部——智能网联事业部,当时徐大全就与另外两个德国高管出任这个事业部的董事。此后,博世和斑马、Apollo的合作,也都是由徐大全负责。

因此,此次徐大全接棒陈玉东,也被认为是博世在进一步深化智能化转型的信号。

汽车业务求变

在博世中国这波高层变动消息之前,博世对汽车业务进行了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重组。

5月4日,博世举行了年度业绩发布会,并宣布自2024年1月1日起,博世的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将更名为智能交通业务。

汽车业务对于博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博世的业务中共有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工业技术业务、消费品业务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业务四大业务。其中汽车业务占比将近70%。

伴随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对于集中式演进,以及对于软件在不同域运行的需求,博世需要在保持硬件优势的基础上,着眼于更多的软件和服务业务。因此,博世曾在2021年成立了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也叫XC事业部。业务主要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三大方向。

此次调整对XC事业部的职能进行了进一步扩充。重组后,博世智能交通业务将由七大事业部组成:

Copyright@  2015-2023 今日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